【技術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新型真空熱解處理HW11精(蒸)餾殘渣的系統及方法,涉及:
HW11
精(蒸)餾殘渣 |
精煉石油產品的制造 |
251-013-11 |
石油精煉過程中產生的酸焦油和其他焦油 |
煉焦制造 |
252-001-11 |
煉焦過程中蒸氨塔產生的壓濾污泥 |
252-002-11 |
煉焦過程中澄清設施底部的焦油狀污泥 |
252-003-11 |
煉焦副產品回收過程中萘回收及再生產生的殘渣 |
252-004-11 |
煉焦和煉焦副產品回收過程中焦油儲存設施中的殘渣 |
252-005-11 |
煤焦油精煉過程中焦油儲存設施中的殘渣 |
252-006-11 |
煤焦油蒸餾殘渣,包括蒸餾釜底物 |
252-007-11 |
煤焦油回收過程中產生的殘渣,包括煉焦副產品回收過程中的污水池殘渣 |
252-008-11 |
輕油回收過程中產生的殘渣,包括煉焦副產品回收過程中的蒸餾器、澄清設施、洗滌油回收單元產生的殘渣 |
252-009-11 |
輕油精煉過程中的污水池殘渣 |
252-010-11 |
煤氣及煤化工生產行業分離煤油過程中產生的煤焦油渣 |
252-011-11 |
焦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其他酸焦油和焦油 |
基礎化學原料制造 |
261-007-11 |
乙烯法制乙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餾底渣 |
261-008-11 |
乙烯法制乙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餾次要餾分 |
261-009-11 |
芐基氯生產過程中芐基氯蒸餾產生的蒸餾釜底物 |
261-010-11 |
四氯化碳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餾殘渣 |
261-011-11 |
表氯醇生產過程中精制塔產生的蒸餾釜底物 |
261-012-11 |
異丙苯法生產苯酚和丙酮過程中蒸餾塔底焦油 |
261-013-11 |
萘法生產鄰苯二甲酸酐過程中蒸餾塔底殘渣和輕餾分 |
261-014-11 |
鄰二甲苯法生產鄰苯二甲酸酐過程中蒸餾塔底殘渣和輕餾分 |
261-015-11 |
苯硝化法生產硝基苯過程中產生的蒸餾釜底物 |
261-016-11 |
甲苯二異氰酸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餾殘渣和離心分離殘渣 |
261-017-11 |
1,1,1-三氯乙烷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餾底渣 |
261-018-11 |
三氯乙烯和全氯乙烯聯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餾塔底渣 |
261-019-11 |
苯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餾底渣 |
261-020-11 |
苯胺生產過程中苯胺萃取工序產生的工藝殘渣 |
261-021-11 |
二硝基甲苯加氫法生產甲苯二胺過程中干燥塔產生的反應廢液 |
261-022-11 |
二硝基甲苯加氫法生產甲苯二胺過程中產品精制產生的冷凝液體輕餾分 |
261-023-11 |
二硝基甲苯加氫法生產甲苯二胺過程中產品精制產生的廢液 |
261-024-11 |
二硝基甲苯加氫法生產甲苯二胺過程中產品精制產生的重餾分 |
261-025-11 |
甲苯二胺光氣化法生產甲苯二異氰酸酯過程中溶劑回收塔產生的有機冷凝物 |
261-026-11 |
氯苯生產過程中的蒸餾及分餾塔底物 |
261-027-11 |
使用羧酸肼生產1,1-二甲基肼過程中產品分離產生的塔底渣 |
261-028-11 |
乙烯溴化法生產二溴化乙烯過程中產品精制產生的蒸餾釜底物 |
261-029-11 |
α-氯甲苯、苯甲酰氯和含此類官能團的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餾底渣 |
261-030-11 |
四氯化碳生產過程中的重餾分 |
261-031-11 |
二氯化乙烯生產過程中二氯化乙烯蒸餾產生的重餾分 |
261-032-11 |
氯乙烯單體生產過程中氯乙烯蒸餾產生的重餾分 |
261-033-11 |
1,1,1-三氯乙烷生產過程中產品蒸汽汽提塔產生的廢物 |
261-034-11 |
1,1,1-三氯乙烷生產過程中重餾分塔產生的重餾分 |
261-035-11 |
三氯乙烯和全氯乙烯聯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重餾分 |
常用有色金屬冶煉 |
331-001-11 |
有色金屬火法冶煉產生的焦油狀廢物 |
環境管理業 |
802-001-11 |
廢油再生過程中產生的酸焦油 |
非特定行業 |
900-013-11 |
其他精煉、蒸餾和任何熱解處理中產生的廢焦油狀殘留物 |
HW11精(蒸)餾殘渣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本技術可以解決油田鉆井作業過程中的臟、亂、差現狀。同時,通過我方的新工藝、技術、設備,完全可以提高落地HW11精(蒸)餾殘渣處理廠的整體生產技術水平,使之達到正常、合理、高效運行之能力。實現HW11精(蒸)餾殘渣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循環化利用”,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趨勢。
【技術領域】 本技術涉及到一種新型真空熱解處理HW11精(蒸)餾殘渣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方法,轉化資源全部定向回收,生產過程無氣、固、液排放。HW11精(蒸)餾殘渣處理率99%。更具體地說是不同于現在的HW11精(蒸)餾殘渣填滿、焚燒的一種新的處理HW11精(蒸)餾殘渣的方法。
【背景技術】 21世紀,人類進入知識經濟、循環經濟時代。世界各國正把“發展循環經濟”和“建立循環型社會”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循環經濟要求以廢舊物資“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再使用,再循環”為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
【技術內容】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節能環保的HW11精(蒸)餾殘渣處理生產系統及方法。
1.HW11精(蒸)餾殘渣計量系統
2.全自動進料系統
3.全封閉真空熱解反應系統
4.燃氣加熱系統冷凝系統
5.油水分離系統
6.強力霧化除塵系統(符合國際排放標準)
7.自動高溫出渣系統:
8.廢氣回收系統 (廢氣C1-C4凈化處理系統)
9.防爆安全保護裝置
10.控制系統
【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1、先進的常壓恒溫供熱逆返工藝方式,實現了動態供熱和靜態受熱,被熱解物料受熱均勻 ,能準確地調節物料輸送量和自動控制溫度,同時實現了熱能循環利用,熱效率高,節約能源,反應速度快!
2、采用連續氣閉輸送和氣閉頂推輸出,萬向環向同步位移密封等創新技術,解決了全密閉狀態下,HW11精(蒸)餾殘渣等大分子固態有機物低溫真空熱解過程中的安全無泄漏密閉輸送難題。
3、獨特的變速反應室內置結構,完成物料在催裂化反應過程中的動態導向和輸出。同時還可以控制低溫真空熱解物料停留時間,提高HW11精(蒸)餾殘渣低溫真空熱解效率和低溫真空熱解產物質量。
4、HW11精(蒸)餾殘渣由液壓輸送或泵輸送(根據物料特性選擇進料方式)送入微負壓熱解反應釜裝置。
5、進入真空熱解裝置的HW11精(蒸)餾殘渣通過加熱,當物料溫度達到200℃以上時,物料烴類組分開始變化、重新組合,當物料溫度達到500℃以上時,HW11精(蒸)餾殘渣混合物料中的烴類組分通過冷凝,變為燃料油。
6、HW11精(蒸)餾殘渣在加熱過程中,這時物料體積大減,受綜合熱量,物料內氣、液組分全部析出干凈,開始接近熱解,完成物料真空熱解過程,HW11精(蒸)餾殘渣熱解通過冷凝在螺旋推料器的推動下排出真空熱解裝置。
7、HW11精(蒸)餾殘渣原料通過綠色微負壓真空熱解裝置通過干燥、真空熱解、冷凝全部工藝過程,實現物料固、液、氣三相組分全部分離的工藝目的。
8、來自真空熱解系統的飽和油氣經旋流脫渣器和二次沉降罐管道進入冷凝系統,油氣中的微細固體顆粒和液滴在離心力作用下甩向器壁在重力作用下沿器壁下行集中沉降在脫渣器底部,剩下少量的沉降在二次沉降罐底部,經過旋流脫渣罐和二次脫渣罐凈化的油氣通過1.2.3.道冷凝系統,在冷水溫度差別下,油氣著氣液分離裝置內管上行經出口管道進入冷凝器裝置。冷凝裝置上下連板間設有直徑76xφ3.φ45列管,油氣經均勻進入冷卻列管,在橫向冷水作用下,油氣中水蒸氣部分首先被冷凝下來,在冷卻列管內壁形成液膜,在重力作用下沿壁下行流出列管,落入油水分離器。
9、在冷凝過程中還有一部分不能被冷凝的氣體稱作不凝氣,這些氣體含有大量的熱能,通過凈化器1,凈化器2,催化凈化器3,然后進入真空熱解反應釜爐膛給反應釜加熱,可以代替大部分燃料。
10、在含油氣體從空冷裝置下部出氣口經管道從上部進入間接水冷裝置。間接水冷裝置采用橫管式冷卻器。冷卻器冷卻水管與水平面成30橫向布置。管板外側管箱與冷卻水管連通,構成冷卻水通道,分為四段供水。四段供水采用低溫水和循環水。油氣自上而下通過冷卻器,冷卻水由每段下部進入,上部流回。低溫水流入下段,循環水供給上段。提高傳熱溫差,降低油氣出口溫度。油氣經過四段列管水冷卻,油氣中的冷凝液全部被冷凝真空下來,變為液體流入油水分離器,通過油水分離器,分離出油和水。
11、經過空冷水列管冷凝器冷卻后,油氣中液相物質全部被冷凝真空為液相混合
物,不能冷卻的的氣體為不凝氣,余下不凝氣部分進入不凝氣凈化系統。
不凝氣通過三級凈化通過燃氣噴槍,通過燃燒給熱解反應釜加熱,這樣減少了大量的燃料,節能環保,利國利民。
【權利要求】 1、先進的常壓恒溫供熱逆返工藝方式,實現了動態供熱和靜態受熱,被反應物料受熱均勻 ,能準確地調節物料輸送量和自動控制溫度,同時實現了熱能循環利用,熱效率高,節約能源,反應速度快!
2、特殊的反應工藝,可不使用低溫硫轉移催化劑在較低的溫度下裂解,內置自清理系統使設備運行過程中沒有粘爐壁結焦現象。
3、由于特殊的反應工藝,使設備的安全性能與設備壽命提高。
4、自動化生產,設備工作穩定。
5、反應產生的氣體凈化成可燃氣(包括前道工藝的熱解氣),用于供熱系統。
6、煙氣凈化系統的逆返工藝,具有強大的吸附能力,吸附脫附速度快,可除去煙氣中所有污染物:H2S、CO、CO2、SO2、SO3、NO、NO2、CS2、NH3等油類有機化合物及固體顆粒,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沒有二噁英的生成,使排放達到了國家的排放標準。
7、設備密封性能好,生產過程中無煙無味無泄露,在常壓下生產安全性能好設備有自動減壓裝置和防回火裝置,因此無爆炸可能,無潛在危險。
8、設備的使用年限特殊部件15年左右。(易損件除外)
9、設備要經常保養,主要是軸承及過濾裝置的個別部位以及易損件(石墨墊,保溫棉,石棉繩,玻璃視鏡,固定螺栓 )
10、生成物自動環保處理,已達國家標準。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